1月31日,联想财报说明会,联想宣布1亿美元出售手机业务,主要接收方是联想控股旗下的弘毅投资。之前,联想刚刚宣布将吕岩和蓝烨调往中国移动,应该算是联想中国的精兵强将,刚刚几天之后,就宣布出售手机业务,不知道是什么考虑。
联想手机出售的背后其实是国内的民族产业的一个缩影,也就是没有掌握产业价值链的核心。手机和平板电视是一个例子,国内手机市场在2001年之前都是国外品牌的天下,当时的诺基亚、爱立信、三星、摩托罗拉、NEC、索尼都是不错的品牌,外资品牌占有率高达95%以上,随着国内手机品牌科健等众多国产品牌的逐渐进入,外资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被蚕食,2004年左右达到极致,国产品牌超越外资品牌,那也是联想移动的手机业务最风光的时候。慢慢的,随着外资品牌的不断整合、爱立信和sony合资,也有一些品牌撤出中国市场,大的巨头逐渐浮出,诺基亚、摩托罗拉、三星等品牌又开始占据主流,国内品牌几乎都转战电视购物,忽悠老百姓。联想在联想移动的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撤出也就很正常了。联想将手机出售给弘毅投资,而不是旗下的联想投资,由强势人物吕岩和蓝烨经营,如果能杀出重围,可以获得很好的回报,或者单独上市。这也是弘毅投资的特长;如果无法做大,也很好了规避了联想集团的影响,提高上市公司的竞争力,柳传志的调配能力不得不让人佩服。
平板电视的市场其实也是手机市场一样,现在销售的平板电视基本都是国外品牌了,国产品牌集体失语,和手机一样,由于没有掌握产业价值链的和核心,国产品牌的竞争力逐渐失去。传统的成本优势在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、外资在国内或者成本更低的印度等地设厂后,国产品牌的竞争力几乎没有,这样必然导致失败的结果。
任何一个产业链也是如此,要想做大做强,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。联想是PC的霸主,但赚钱不如Intel和微软,因为你没有核心竞争力。制造比不过台湾企业,核心竞争力没有,做品牌和渠道是一个危险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