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顾一下过去的60天吧;
从最后离开武汉开始吧,2020年1月5周日去的武汉出差,1月6日回的北京,两天的时间路上还去了好几个地方,还有两次聚会,当时自己没有任何警觉意识,无论是机场、还是酒店也没有任何人戴口罩,像往常一样出差的节奏,也习惯了随手拍一拍的记录。
1月6日早晨的武汉江边
带客户去参观滤芯工厂 屏幕上还有新年快乐的宣传
随手拍下的餐厅前台的烤火炉
几乎固定的回京的航班MU2459
下午在公司开完会,看时间要去机场了,也来不及和同事们吃饭了,说了一句:下下周年会聚餐再来武汉请你们吃饭,就匆匆忙忙去机场了,赶的东航最晚的一趟回京航班。
回北京后陆陆续续开始有武汉的消息,好像也没有重视,依然像往常一样年底聚会;武汉的群里开始陆续有一些消息,因为计划要去武汉出差,于是问了问在武汉医院工作的同学情况怎么样?同学告诉给我一个不好的消息,说情况很严重,而且她自己也病了在隔离。电话问了问情况,好像也帮不上什么忙。
后面的日子就是既幸运也不幸运的,幸运的是原计划18号去武汉出差的因为19日临时安排的会议取消了;不幸运的是一个同事从武汉到北京来参加19日的会议,而临近放假,公司在武汉的近百个同事在19日正常进行了聚餐。
于是这就有了后面的日子的悲喜忧愁。
回头去看这段时间的日子,在疫情风暴来临之前的日子,想想都是后怕。
最初预警这个消息还是高中同学群里新加坡的同学发来的消息:
当时自己好像忽略了这个消息,还正常出差去了武汉;
还有后面武汉的同事来北京出差;
在武汉公司组织了几十人的聚餐;
……
无论是工作生活、企业经营中,风险与危机是无处不在的,未雨绸缪总是会好一些。
查了查微信的历史聊天记录:
最早讨论病毒性肺炎是1月1日;
最早提到SARS相关是12月31日;
最早提到华南海鲜市场是12月28日;
……
很多事情其实都已经有苗头了,而我们捕捉信息理应更加敏锐一些的。